(綜合報導)(星島日報報導)近年本港經濟持續好轉,專心做「煮飯湊仔婆」的家庭主婦不甘心留在家中,搖身變成職場女性,催生家務助理、陪月員及保母就業市場。統計 處數據反映過去四年間,家庭主婦大減一成二,中產家庭夫婦同出外工作,不惜以高薪聘請專人照料幼孩起居,僱員再培訓局家務通計畫登記的空缺大增近三成,其中時薪逾七十六元的家務助理空缺激升五倍半。
統計處最新就業數據顯示,女性留在家中當料理家務者過去四年間大幅減少一成二,由○一年的約七十五萬人,跌至去年只剩六十六萬人,女性就業人數則升約一成,達一百五十四萬人,反映家庭主婦也向外闖,力求在職場「搵真銀」。
現有提供陪月員及保母培訓、僱主轉介的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,服務統籌主任鄧彩紅認為,大批中產家庭主婦走出工作,製造更多就業機會給三十至五十歲的家務助理市場,加上現時父母對子女極疼愛,對保母及陪月員貼身照顧初生嬰兒、孩童的需求甚殷,陪月員已發展成專業人才,市面衍生超過二十家陪月員轉介公司,招攬中年女性投身基層就業市場,近月更湧現挖角潮。
市場好轉,陪月員、家務助理、保母身價隨之大升,循道衛理的陪月員薪酬,今年升兩成半,漲至八千一百六十元,多元智能保母月薪也達七千五百六十元,每名陪月員更有兩至三份「柯打」在手,有學員遭挖角,鄧彩紅說,明年將再加薪挽留具質素陪月員,以應付市場競爭。
僱員再培訓局推行的家務通計畫深受僱主歡迎,去年底家務助理空缺激增兩成八,低至時薪三十五元的空缺削減逾半,高薪空缺如每小時四十六元或以上的卻全上升,時薪七十六元的空缺更大幅提升五倍半。
年逾四十歲的杜女士,現於將軍澳一中產家庭當保母照顧三個月大嬰兒,每天為嬰兒按摩、講故事,令她觸覺特別敏銳,她指現時新一代父母同出外工作,根本不懂如何「湊」嬰兒,她受過專業保母訓練,可傳授更多育兒大法給父母,父母做到後所獲的滿足感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