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小編小記:這是使用我們坐月子服務 吳理事長的來信,謝謝您的鼓勵,我們基金會同仁(包括保母佳穎)都很高興,您的來信讓我們更堅定自己理念,讓更多中高齡婦女能二度就業,也讓更多家庭能因為我們的幫助,減少托育的負擔,謝謝您!)
新生命的天使
吳忠泰(全國教師會理事長)96.12.10
近年來都說少子化風行全國,只要想到育兒的負擔,很多夫婦就畏縮不前了。然而傳承一事本不能以世俗的得失來看,因此在四十四歲這年,我又添了老二,對於教育工作者的我與內人而言,至少盡到「人養我,我養人」的代際平衡。
由於父母親年歲已高,岳父母又有其他孫子必須看護,我們除了月子中心之外,原沒有其他指望,但是幸運的,我們在巧合下讓彭婉如基金會推薦了佳穎來到府服務。
必須誠實的說,我對一對一的服務比較執著,一個產婦經歷生死搏鬥後,又得開始日夜不休的照顧無法以言語溝通的嬰兒,內心的翻騰可想而知,如果不是一對一的互動,如果不是由過來人的女性來照顧,真難想像如何暖化產婦的心。
不出三天佳穎就讓內人完全融化,因為佳穎的服務緊凑又熟練,完全不必等產婦提出需求,佳穎在來我家之前已經服務過五十多個小朋友,從產婦到嬰兒的狀況絕跑不出他的掌握,因此內人第二天就說:簡直就是被當作女皇!
佳穎是全材的超級母親,除了本身出身廚藝專長——對食材及料理特別用心外,勾衣服、敷背都非常熟練,最讓人感動的是嬰兒的紗布衣有了破洞,他二話不說的拿回去修補,第二天就完好的穿在小嬰兒身上了。
內人第一個孩子是由岳母做月子,除了最後勞累過度之外,對於料理(月子餐)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因為沒有辦法做太多變化,內人的食欲也不佳,和這次月子做完的氣色紅潤相比完全不能比擬。內人的同事由婆婆做月子,口味的調適又是問題多多,婆婆和媳婦彼此尷尬,整個做月子的時間裏精神繃得好緊好緊,甚至迫不及待的想上班。
只有生產過的人才能感受產婦身心在一個多月禮巨大的起伏,每天聊天中排除了多少憂鬱的因子,每天一一講解孩子可能的變化讓新手母親從容迎接新生命的蛻變。我要在此誠懇的說:婉如基金會這項服務讓全家感動不已,內人的兩個妹妹才懷孕三個月,也早早預約了基金會的阿姨(其中一個就是再拜託佳穎)我願擔任基金會義工,並利用各種機會來宣傳這個福音,來支持女性快樂的育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