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是家事高手的阿雲,因為自認年紀漸大,轉擔任「居家陪伴員」,她的第一個使用者就是九十歲的張伯伯,張伯伯的兒女因工作繁忙,唯恐獨居的老父親橫生意外,特地找陪伴員去陪陪老爸,不料張伯伯卻很排斥,每天起個大早把所有家事都作好,就怕阿雲去插手。
阿雲說,張伯伯個性很獨立,一天到晚找藉口讓她不要去,「明天颱風不要來」、「後天不要來、大後天也不要來」,她當時很擔心,認為張伯伯根本不需要她,經和張伯伯的女兒討論,她決定再試試,每天對他笑嘻嘻、噓寒問暖,私底下更「大鬥法」,一得空隙就鑽進他房內幫忙打掃。
原本是家事高手的阿雲,因為自認年紀漸大,轉擔任「居家陪伴員」,她的第一個使用者就是九十歲的張伯伯,張伯伯的兒女因工作繁忙,唯恐獨居的老父親橫生意外,特地找陪伴員去陪陪老爸,不料張伯伯卻很排斥,每天起個大早把所有家事都作好,就怕阿雲去插手。
阿雲說,張伯伯個性很獨立,一天到晚找藉口讓她不要去,「明天颱風不要來」、「後天不要來、大後天也不要來」,她當時很擔心,認為張伯伯根本不需要她,經和張伯伯的女兒討論,她決定再試試,每天對他笑嘻嘻、噓寒問暖,私底下更「大鬥法」,一得空隙就鑽進他房內幫忙打掃。
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推出的「居家陪伴員」,主要服務對象為七十歲以上的輕微失能老人,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但又有陪伴照顧需求者,目前該會所培訓出陪伴員平均年齡為五十餘歲,最年長為六十三歲,以中老年人陪伴老老人。
台灣人口急遽老化,該如何面對人口變遷的挑戰,各界觀點不一。中研院長李遠哲從環境負荷與環境的角度出發,認為台灣不需鼓勵生育;經續會中,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卻指出,需建立減緩少子化的機制,才能保障永續發展。(立報,2006.07.05)
台灣教育部今年起全面補助公立幼稚園開辦幼童「課後留園」服務,另全面開放國小課後照顧可「公辦民營」,讓爸爸媽媽下班前不必擔心孩子的去處。(自由時報,2006.06.28)